首页 >> 速报 > 经验问答 >

拿来主义教案

2025-09-09 15:16:17

问题描述:

拿来主义教案,这个问题到底啥解法?求帮忙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09-09 15:16:17

拿来主义教案】一、教学目标总结

《拿来主义》是鲁迅先生的一篇杂文,文章以“拿来主义”为核心思想,批判了当时社会上盲目崇拜外来文化、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错误倾向,提出应有选择地吸收外来文化,为我所用。通过本课学习,学生应掌握以下

- 理解“拿来主义”的含义及其现实意义;

- 分析作者如何运用比喻、反讽等修辞手法增强表达效果;

- 掌握文章结构与逻辑思路;

- 培养批判性思维,思考如何对待外来文化和传统文化。

二、教学重点与难点总结

教学内容 重点 难点
文章主题 明确“拿来主义”的核心思想 理解作者对“送去主义”和“闭关主义”的批判
语言特色 学习鲁迅犀利的语言风格 把握讽刺、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
写作结构 理清文章层次,把握论证逻辑 分析作者如何层层递进展开论述
思想内涵 认识文化自信的重要性 理解“拿来主义”在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

三、教学过程概述

1. 导入新课:通过提问“你是否遇到过‘全盘西化’或‘复古守旧’的现象?”引发学生兴趣。

2. 整体感知:通读全文,理清文章结构与主要内容。

3. 深入分析:

- 分析“送去主义”、“闭关主义”、“送去主义”的危害;

- 理解“拿来主义”的具体做法;

- 探讨鲁迅写作时的社会背景。

4. 语言赏析:品味鲁迅的语言风格,体会其讽刺与幽默。

5. 拓展延伸:结合现实生活,探讨“拿来主义”在当今社会的应用。

四、课堂小结

本文通过“拿来主义”的提出,引导我们思考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。鲁迅强调“我们要运用脑髓,放出眼光,自己来拿”,这一观点至今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。在多元文化交汇的今天,我们更应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,理性选择,为我所用。

五、教学反思建议

- 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生活经验进行讨论,增强课堂互动;

- 可适当引入相关历史事件或文化现象作为案例,加深理解;

- 鼓励学生撰写短文,表达对“拿来主义”的看法,提升思辨能力。

六、板书设计(简要)

```

拿来主义

——鲁迅

一、主题:拿来主义

二、问题:送去主义、闭关主义

三、方法:运用脑髓,放出眼光,自己来拿

四、意义:文化自信,理性吸收

```

  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

 
分享:
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