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十一五是哪几年】“十一五”是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简称,是国家在2006年至2010年期间制定的重要发展战略。这一时期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、社会持续进步的关键阶段,为后续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一、总结
“十一五”规划(2006—2010年)是中国在新世纪初期实施的一项重要政策,旨在推动经济结构优化、提升科技创新能力、促进社会和谐发展。该规划强调科学发展观,注重可持续发展,涵盖经济、社会、科技、环境等多个方面。
在“十一五”期间,中国在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,包括经济增长、基础设施建设、教育和医疗水平提高等。同时,也面临一些挑战,如资源环境压力、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。
二、表格:十一五时期主要数据一览
项目 | 数据 | 说明 |
规划时间 | 2006年—2010年 | “十一五”规划实施年限 |
GDP增长率 | 平均年增长约10.5% | 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|
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| 增长约8.7% | 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 |
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| 增长约6.9% | 农村经济发展有所改善 |
科技研发投入 | 占GDP比重达到1.4% | 科技创新能力增强 |
基础设施投资总额 | 超过10万亿元 | 铁路、公路、电力等建设加快 |
教育经费投入 | 增长约12% | 教育事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|
医疗保障覆盖人数 | 超过9亿人 | 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 |
环保投资 | 增加约15% | 环境保护力度加大 |
三、结语
“十一五”规划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,为今后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。通过科学规划和有效实施,中国在这一时期实现了经济持续增长和社会全面进步,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