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再接再厉是什么意思】“再接再厉”是一个常见的成语,常用于鼓励他人或自己在取得一定成绩后继续努力、不松懈。这个成语源于古代的斗鸡游戏,后来被引申为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。
一、成语释义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 | 再接再厉 |
拼音 | zài jiē zài lì |
出处 | 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:“再衰三竭,我军再鼓而士气复。” 后演变为“再接再厉”。 |
本义 | 原指斗鸡时不断接续力量,形容不断努力。 |
引申义 | 比喻在取得一定成果后,继续努力,不松劲、不自满。 |
二、用法与示例
用法 | 示例 |
用于鼓励别人 | “你这次考试考得很好,再接再厉,争取下次更上一层楼。” |
用于自我激励 | “虽然这次失败了,但我不会气馁,会再接再厉,继续努力。” |
用于工作或学习 | “团队在这次项目中表现不错,希望大家再接再厉,迎接更大的挑战。” |
三、常见误区
误区 | 正确理解 |
误认为是“重复做同样的事” | 其实强调的是在已有基础上继续前进,而非简单重复。 |
误用于贬义场合 | 该词多用于褒义,表示积极向上的态度。 |
与其他成语混淆 | 如“坚持不懈”、“持之以恒”等,虽有相似之处,但“再接再厉”更强调“持续进步”的含义。 |
四、总结
“再接再厉”是一个具有积极意义的成语,常用于鼓励人们在取得成绩后不要自满,而是要继续努力、不断进步。它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奋斗精神的推崇,也符合现代社会中追求卓越的价值观。
无论是个人成长、团队协作,还是工作学习,“再接再厉”都是一种值得提倡的态度。保持这种精神,有助于我们不断突破自我,实现更高的目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