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登金陵凤凰台全诗】《登金陵凤凰台》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,这首诗以登高望远的视角,抒发了作者对历史兴衰、人生感慨的深刻思考。全诗语言凝练、意境深远,体现了李白豪放不羁的个性与深沉的历史情怀。
一、
《登金陵凤凰台》通过描绘金陵(今南京)的自然风光和历史遗迹,表达了诗人对盛衰无常、时光流逝的感慨。诗中既有对古代帝王功业的追忆,也有对现实社会的批判,同时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、寄情山水的情怀。
二、诗歌原文
> 登金陵凤凰台
> 凤凰台上凤凰游,凤去台空江自流。
> 吴宫花草埋幽径,晋代衣冠成古丘。
> 三山半落青天外,二水中分白鹭洲。
> 总为浮云能蔽日,长安不见使人愁。
三、内容解析表
诗句 | 解析 | 情感/思想 |
凤凰台上凤凰游,凤去台空江自流 | 描写凤凰台昔日的繁华与如今的冷清,江水依旧流淌,象征时间的无情。 | 历史变迁、物是人非 |
吴宫花草埋幽径,晋代衣冠成古丘 | 回顾吴国、晋代的辉煌,如今却已化为荒草与坟墓。 | 对历史兴亡的感叹 |
三山半落青天外,二水中分白鹭洲 | 描绘金陵的地理风貌,展现壮丽景色。 | 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|
总为浮云能蔽日,长安不见使人愁 | 表达对朝廷昏庸、忠良被排挤的不满,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忧虑。 | 忧国忧民、内心苦闷 |
四、艺术特色
- 结构严谨:全诗四联八句,对仗工整,符合七律格式。
- 意象丰富:如“凤凰”、“吴宫”、“晋代”等历史意象,增强了诗歌的文化厚重感。
- 情感深沉:由景及情,情景交融,表现出诗人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思考。
五、结语
《登金陵凤凰台》不仅是一首描写金陵风光的诗作,更是一首蕴含深厚历史哲理的作品。它既展现了李白卓越的艺术才华,也反映了他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。这首诗至今仍被广泛传诵,是唐诗中的经典之作。